专注环保、专业服务
对项目负责、让客户满意
联系电话:0592-7106667
联系邮箱:150065903@qq.com
厦门绿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互联网+”推动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发布日期:2019-10-10 21:48:06   浏览量 :1750
发布日期:2019-10-10 21:48:06  
1750
核心提示:未来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分工化将会更为明显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速度较快,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

未来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分工化将会更为明显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速度较快,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在国家环保监管加强、打造和谐社会的情况下,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得到了重视,行业发展较为迅速。随着我国未来土壤治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从治理到修复的环境大建设下,行业分工化将会更为明显。

 

土壤污染相对严重,土壤修复刻不容缓

 

土壤污染被称为“看不见的污染”,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潜伏性和长期性,其严重后果通过食物给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根据原国土部和环保部的联合调查,2014年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和10.4%。我国土壤污染治理即土壤修复已经刻不容缓。

 

中国分类型土壤污染点位超标率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土壤治理大幕拉开,中央拨付资金提高

 

2016年5月28日,我国颁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被称为“土十条”;2017年颁布了《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2018年发布《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2018年8月,《土壤污染防治法》出台,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环保监管加强的压力下,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拉开大幕。

 

同时,从每年的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拨付情况来看,2019年预算额经历两年下降后实现扭转,同比大幅增长42.9%至50亿元,且土壤修复资金占污染防治资金(大气、水、土壤)的比重也由2018年的7.95%增长至2019年的8.33%。2019年预算额中云南、湖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市占比较高。

 

2016-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中央专项资金预测拨付额统计情况

 

工业场地修复发展较快,农田修复时间较长

我国土壤修复主要可以根据污染类型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工业场地修复、农田修复和矿山修复。其中工业场地修复污染主体为重工业和医药化工企业,主要污染物为化合物与重金属;农田修复的污染主体为企业排放、居民生活及农业生产中的化肥使用;矿山修复的污染主体主要为采选矿企业,主要是各种重金属尾矿带来的污染。

 

中国土壤修复按污染类型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根据中国环境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数据显示,2007-2018年的十余年时间中,我国工业污染场地修复项目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工业污染场地修复项目的数量从2008年的4个提升至2018年的200个,项目资金额从0.4亿元提升至60.6亿元。

 

2008-2018年中国工业污染场地修复项目数量、金额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2018年我国三种类型的土壤修复工期来看,农田土壤修复所耗费的时间最长。农田土壤修复不仅需要降低污染物质浓度,同时还需要考虑修复以后的农作物耕种问题,不能只简单清除重金属,还需要对土壤肥力进行把控,因此修复过程较为复杂,修复时间较长。

 

根据中国环境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所调查的土壤修复项目中,矿山修复项目中超过50%的项目工期在6个月以内;工业场地修复中,32.7%项目工期在3个月以内,35.2%的项目工期在3-6个月,而农田修复项目中,32.1%的项目工期在6-12个月。

 

2018年分类型受调查土壤修复项目工期分布最大值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从开始的末端污染治理,到目前基于居民健康和社会和谐的土地修复,再到未来的系统统筹,将一步步走向环境大建设,建设人与城市和谐共处的自然生态;

 

2、随着纳米技术、基因工程、大数据、云计算、遥感技术等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应用,将大幅提高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效率,降低修复成本;

 

3、由于修复工作的复杂性,未来行业将实现分工化,从大而全向小而专转变,行业细分领域发展愈加成熟;

 

4、同时随着在国内经验的积累,我国土壤修复企业将有着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实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进行产品或技术的输出;

 

5、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应用,互联网+的深度同融合,行业未来将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

电话:
15860710650 0592-7106667
邮箱:
150065903@qq.com
地址:
福建省 厦门市同安区滨海西大道6788-3号703室
备案 :
Powered by 厦门绿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8-2019 http://www.xmsthj.com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